赤游肿第三十五 - 卷第三十五 - 幼幼新书 - 中医网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幼幼新书

《幼幼新书》- 卷第三十五 - 赤游肿第三十五

作者:刘昉 朝代:宋 阅读数:3人阅读

   《巢氏病源》小儿赤游肿候∶小儿有肌肉虚者,为风毒热气所乘,热毒搏于血气,则皮肤赤而肿起,其风随气行游不定,故名赤游肿也。

   《本草》治小儿患赤白游肿。

   上用虾捣碎敷之。(虾无须及煮之白色者皆不可食,生水田及沟渠中者有小毒,又 内者甚有毒尔。)《颅囟经》治孩子赤游肿或如丹,烦渴,浑身赤溜壮热方。

   绿豆粉 铅白霜上细研芸薹汁调涂之。

   《颅囟经》取铅霜法∶将铅来于石上,打令薄,掘地作坑,可铅片大,以杵捣坑实,满坑着醋,以铅盖定,经一宿去取,霜如珠子大,刮下药使之。如烦渴以后方解。

   解热饮子方麦门冬 小芦根 竹叶 干葛(捣末) 木漏芦 犀角(屑。各等分)上用水四合,药半两煎一合,无问食前后,徐徐与之服。

   《千金》治小儿赤游肿,若遍身入心腹即杀人方。

   上捣伏龙肝为末,以鸡子白和敷。干易之。

   《千金》又方上白豆末水和敷之,勿令干。

   《子母秘录》治小儿赤游行于身上下至心即死方。

   上以芒硝内汤中,取浓汁,以拭丹上。

   《子母秘录》又方上水中苔捣末,敷上良。

   《子母秘录》又方上蒴 煎汁洗之。

   《子母秘录》又方上捣生景天敷疮上。

   《子母秘录》又方上捣芭蕉根汁煎,涂之。

   《子母秘录》又方上杵菘菜敷上。

   陈藏器治小儿热毒游肿方。

   上破草鞋和人乱发烧作灰,醋和,敷之。

   《兵部手集》治小儿游丹赤肿方。

   上荞麦面醋和,敷之良。

   《圣惠》治小儿赤游,皮肤作片赤肿,此是风热所致,宜服犀角散方犀角(屑) 黄芩 黄 (锉) 川升麻 栀子仁 汉防己 川朴硝(各一分) 牛黄(半分,细研)上件药捣,细罗为散。不计时候,煎竹叶汤调下半钱。量儿大小加减服之。

   《圣惠》治小儿头面及身体赤毒肿起作片,宜用升麻膏方川升麻(一两) 生地黄(二两) 犀角(屑) 射干 赤芍药 黄芩 栀子仁 川大黄 大青 蓝子 元参 羚羊角(屑。各半两)上件药细锉,以猪脂一斤半,入于铛中,慢火上煎,不住手搅,候药色变,膏成,去滓,以瓷合盛,频用摩肿处。

   《圣惠》又方黄柏(末) 川朴硝(细研) 川大黄(末,各半两)马勃 水银(手心内津研令星尽。各一分) 鸡子(三枚,去壳)上件药都研如膏。每用时先以铍针铍破,然后以膏涂之。

   《圣惠》又方鸡冠花 商陆 紫矿 川大黄(各半两)上件药捣,细罗为散。以鸡子清入生油等分,调涂之,干即更涂。

   《圣惠》又方附子(去皮脐) 川椒(去目。各半两) 石盐(三分)上件药捣,罗为末,以炼了猪脂四两相和,于慢火上熬成膏,以瓷合盛,候冷时用,涂之,以瘥为度。

   《圣惠》又方栝蒌根(二两,末) 伏龙肝(半两)上件药细研为散,以醋调涂之,干即再涂。

   张涣防己散方 治风热邪毒搏于血气,则皮肤赤而肿起,游走不定,乃名赤游肿。

   汉防己(半两) 川朴硝 犀角(屑) 黄芩 黄 (锉) 川升麻(各一分)上件药捣,罗为细末。每服半钱,煎竹叶汤调下。量儿大小加减服之。

   《刘氏家传》治走马胎赤肿,走入心腹则不救方。

   生槐叶(一握) 生栝蒌(去皮,合槐叶研烂) 赤小豆(末。各等分)上和涂患处立效,此药神效。

   《庄氏家传》治小儿游丹赤肿方。

   上栝萎三两,以酽醋捣,敷之。

   

中医书籍:幼幼新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