被第五 - 卷第七 - 幼幼新书 - 中医网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幼幼新书

《幼幼新书》- 卷第七 - 被第五

作者:刘昉 朝代:宋 阅读数:3人阅读

   (继病附)《巢氏病源》小儿被 候∶小儿所以有 病者,妇人怀妊,有恶神导其腹中胎, 嫉而制伏他,小儿令病也。

   妊娠妇人,不必悉能致 ,人时有此耳。 之为疾,喜微微下,寒热有去来,毫毛、鬓发、 不悦是其证也。

   《千金》论曰∶ 者,小鬼也(音奇。)宜服龙胆汤(方见痫门中。)凡妇人先有小儿,未能行而母更有娠,使儿饮此乳亦作也。令儿黄瘦骨立,发落壮热是其证也。今继病是此证。

   《婴童宝鉴》∶小儿微痢腹胀,寒热去来,毛发 曰 疾( 音奇)是小儿鬼也。盖母腹有妊娠,即腹中子之灵识之嫉 也,非母之 乎。缘百灵娠妇身外,其婴儿眼净即畏之,致此患也。

   《千金》治 方。

   炙伏翼,热嚼哺之。

   《千金》治少小客 挟实。白藓皮汤方白藓皮 大黄 甘草(炙。各一两) 芍药 茯苓 细辛 桂心(各十八铢)上七味 咀,以水二升,煮取九合,分三服。

   《千金翼》∶白马眼主小儿 ,母带之。

   《圣惠》治小儿中 ,面色白赤而复变青者。如醉色,故复发作面赤。若青黑色绕口,不治。觉病候晚者,死。

   觉之早者,所中邪气未入脏腑。又微引乳者,可服此甘草散方(与中客忤门中方同,而分两不同,又此不用竹沥煎。)甘草(炙微赤,锉) 龙骨 赤茯苓 牡蛎(烧为粉) 生干地黄 黄芩 桂心(各一分) 当归(半两锉,微炒)上件药捣,精罗为散。每服一钱,以水一小盏,入淡竹叶七片,煎至五分,去滓,入白蜜一钱,更煎一、两沸,量儿大小以意分减。温服,日三、四服。

   《圣惠》治小儿中 挟实。宜服大黄丸方川大黄(锉碎,微炒) 白藓皮 甘草(炙微赤,锉。各半两) 犀角屑 黄芩 赤茯苓 赤芍药(以上各一分)上件药捣,粗罗为散。每服一钱,以水一小盏,煎至五分,去滓,量儿大小加减服,日三、四服。

   《圣惠》治小儿生十余月后,母又有娠,令儿精神不爽,身骨萎瘁,名为 病。宜服伏翼散方上取伏翼烧为灰,细研,以粥饮调下半钱,日四、五服效。若炙令香熟嚼之,哺儿亦效。(《千金》以此方治 ,亦治继病,大抵二病不相远。)《圣惠》又方冬瓜(切) 竹(锉)上件各四两,以水三升煎作汤,放温,以洗浴儿效。(《千金》亦以治 。)《圣惠》又方龙胆(半两,去芦头)上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,去滓,量儿大小,渐渐分减服之。

   张涣虎骨丹方 治被 病。

   虎头骨(微炙) 鬼臼(去毛) 草龙胆 鬼箭(以上各一分) 琥珀 白胶香(以上各半两)上件捣,罗为细末,炼蜜和如黍米大。每服十粒,乳香汤下,量儿大小加减。

   继病。《本草》伯劳毛,主小儿继病。继病者,母有娠乳儿,儿有病如疟、痢,他日亦相继腹大,或瘥或发。他人相近,亦能相继。北人未识此病,怀妊者取毛带之。

   

中医书籍:幼幼新书

上一节:中马忤第四

下一节:喜啼第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