喜啼第六 - 卷第七 - 幼幼新书 - 中医网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幼幼新书

《幼幼新书》- 卷第七 - 喜啼第六

作者:刘昉 朝代:宋 阅读数:3人阅读

   《葛氏肘后》∶小儿汗出,舌上白、爱惊者,衣浓过热也。鼻上青及下痢青、乳不消、喜啼者,衣薄过冷也。

   小儿多患胎寒好啼,昼夜不止,因此成痫,宜急与当归散。(方见本门中。)钱乙论胃啼云∶小儿筋骨、血脉未成,多哭者,至小所有也。

   《婴童宝鉴》∶小儿玉衔,为生下时,口内恶血取之不尽,致随声入腹,令腹急口噤,下青黑粪,不乳而啼也。

   《葛氏肘后》当归散 治小儿喜啼方。

   当归末之,取小豆大,以乳汁与咽之,日夜三、四度即瘥。若不瘥,当归半两,小 卵一具,并切之,以酒一升二协议煮,取八合,服半合至一合,随儿大小,日三夜四,神验。

   《外台》∶《备急》或常好啼方。

   取犬颈下毛,以绛囊盛,系儿两手立效。

   《婴孺》治小儿啼日夜不止,胸满气胀,膈中逆, 呕,腹痛方。

   芍药 桂心(各三分) 芎 黄芩 薯蓣(各一分)上同炒色变,为末,米汁下一刀圭。日进三服,夜再服,知为度。

   

中医书籍:幼幼新书

上一节:被第五

下一节:惊啼第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