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脉四逆汤方第九十八 - 卷六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- 张卿子伤寒论 - 中医网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张卿子伤寒论

《张卿子伤寒论》- 卷六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- 通脉四逆汤方第九十八

作者:张卿子 朝代:清 阅读数:21人阅读

   甘草(二两炙) 附子(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) 干姜(三两强人可四两)上三味。以水三升。煮取一升二合。去滓。分温再服。其脉即出者愈。

   后加减法。

   面色赤者。加葱九茎。

   葱味辛。以通阳气。

   腹中痛者。去葱。加芍药二两。

   芍药之酸。通寒。利腹中痛。为气不通也。

   呕者。加生姜二两。

   辛以散之。呕为气不散也。

   咽痛者。去芍药。加桔梗一两。

   咽中如结。加桔梗则能散之。

   利止。脉不出者。去桔梗。加人参一两。

   利止脉不出者。亡血也。加人参以补之。经曰。脉微而利。亡血也。四逆加人参汤主之。脉病皆与方相应者。乃可服之。

   王宇泰云。方与四逆汤同。但此倍干姜耳。

   少阴病。四逆。其人或咳、或悸。或小便不利。或腹中痛。或泄利下重者。四逆散主之。

   四逆者。四肢不温也。伤寒邪在三阳。则手足必热。传到太阴。手足自温。至少阴。

   则邪热渐深。故四肢逆而不温也。及至厥阴。则手足厥冷。是又甚于逆。四逆散。以散传阴之热也。

   

中医书籍:张卿子伤寒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