羚羊角 - 卷中本经中品 - 本草崇原 - 中医网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本草崇原

《本草崇原》- 卷中本经中品 - 羚羊角

作者:着者张志聪殁而书未成,后由弟子高世栻续成 朝代:清·康熙十三年 阅读数:23人阅读

   气味咸寒,无毒。主明目益气,起阴,主恶血注下,辟蛊毒恶鬼不祥,常不魇寐。

   (羚,古字作 ,今字作羚,俗写从省笔也。羚羊出建平、宜都、梁州、真州、洋州、商洛诸蛮山中,及秦陇西域皆有,其形似羊而大青色,夜宿独栖,以角挂树,身不着地,为防鸷兽之患,可谓灵矣。故字从鹿从灵,省文作 。性慈不喜争斗,虽有伪斗,亦往解散。其角长尺余,有节特起环绕,如人手指握痕,得二十四节者尤有神力。两角者多。一角者更胜,角内有天生木胎。西域有金刚石,状如紫石英,百炼不消,金铁莫能击,唯绵裹羚羊角扣之,则自然冰泮。又,貘骨奸僧伪充佛牙,他物亦不能破,用此角击之亦碎,皆性相畏耳。)羚羊角气味咸寒,禀水气也。角心木胎,禀木气也。禀水气而资养肝木,故主明目。先天之气,发原于水中,从阴出阳。羟羊角禀水精之气,故能益肾气而起阴。肝气不能上升,则恶血下注。羟羊角禀木气而助肝,故去恶血注下。羚羊乃神灵解结之兽,角有二十四节,以应天之二十四气,故辟蛊毒恶鬼不祥,而常不魇寐也。

   

中医书籍:本草崇原

上一节:犀角

下一节:羚羊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