茯苓 - 卷上本经上品 - 本草崇原 - 中医网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本草崇原

《本草崇原》- 卷上本经上品 - 茯苓

作者:着者张志聪殁而书未成,后由弟子高世栻续成 朝代:清·康熙十三年 阅读数:21人阅读

   气味甘平,无毒。主治胸胁逆气,忧恚惊邪,恐悸,心下结痛,寒热,烦满,咳逆,口焦舌干,利小便。久服安魂养神,不饥延年。

   (茯苓生大山古松根下,有赤白二种。下有茯苓,则上有灵气如丝之状,山中人亦时见之。《史记·龟策传》作茯苓谓松之神灵,伏结而成。小者如拳,大者如斗,外皮皱黑,内质光白,以坚实而大者为佳。)茯苓,本松木之精华,藉土气以结成,故气味甘平,有土位中央而枢机旋转之功。禀木气而枢转,则胸胁之逆气可治也。禀土气而安五脏,则忧恚惊恐悸之邪可平也。里气不和,则心下结痛。表气不和,则为寒为热。气郁于上,上而不下,则烦满咳逆,口焦舌干。气逆于下,交通不表,则小便不利。茯苓位于中土,灵气上荟,主内外旋转,上下交通,故皆治之。

   久服安肝藏之魂,以养心藏之神。木生火也,不饥延年,土气盛也。

   

中医书籍:本草崇原

上一节:松花(附)

下一节:赤茯苓(附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