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茅根 - 卷中本经中品 - 本草崇原 - 中医网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本草崇原

《本草崇原》- 卷中本经中品 - 白茅根

作者:着者张志聪殁而书未成,后由弟子高世栻续成 朝代:清·康熙十三年 阅读数:20人阅读

   气味甘寒,无毒。主治劳伤虚羸,补中益气,除瘀血血闭,寒热,利小便。

   (茅草处处由田野有之,春生芽,布地如针,俗谓之茅针。其叶如矛,边有锋棱,又名刀茅。茅有白茅、菅茅、黄茅、香茅、芭茅数种,叶皆相似白茅,根甚洁白,味甘如蔗,其根柔软如筋,故一名地筋,干之夜视有光,故腐则变为萤火茅,叶可以苫盖,及供祭祀苞苴之用。)白茅色白味甘,上刚下柔,根多津汁,禀土金水相生之气化。主治劳伤羸瘦者,烦劳内伤,则津液不荣于外,而身体羸瘦。茅根禀水精而多汁,故治劳伤羸瘦。补中益气者,中土内虚,则气不足。茅根禀土气而味甘,故能补中益气。除瘀血血闭者,肝气内虚,则血不荣经,而为瘀血血闭之证。茅根禀金气而色白,故除瘀血血闭。肺金之气外达皮毛,则寒热自愈。皮毛之气下输膀胱,则小便自利。

   

中医书籍:本草崇原

上一节:

下一节:狗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