葛根 - 卷中本经中品 - 本草崇原 - 中医网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本草崇原

《本草崇原》- 卷中本经中品 - 葛根

作者:着者张志聪殁而书未成,后由弟子高世栻续成 朝代:清·康熙十三年 阅读数:26人阅读

   气味甘辛平,无毒。主治消渴,身大热,呕吐,诸痹,起阴气,解诸毒。

   (葛处处有之,江浙尤多,春生苗,延引藤蔓,其根大如手臂,外色紫黑,内色洁白,可作粉食,其花红紫,结实如黄豆荚,其仁如梅核,生嚼腥气。《本经》所谓葛谷者是也。)葛根延引藤蔓,则主经脉,甘辛粉白,则入阳明,皮黑花红,则合太阳,故葛根为宣达阳明中土之气,而外合于太阳经脉之药也。主治消渴身大热者,从胃府而宣达水谷之津,则消渴自止,从经脉而调和肌表之气,则大热自除。治呕吐者,和阳明之胃气也,治诸痹者,和太阳之经脉也。起阴气者,藤引蔓延,从下而上也,解诸毒者,气味甘辛,和于中而散于外也。

   元人张元素曰∶葛根为阳明仙药,若太阳初病,未入阳明,而头痛者,不可便用升麻、葛根,用之反引邪入阳明,为引贼破家也。愚按∶仲祖《伤寒论》方有葛根汤,治太阳病,项背强几几,无汗,恶风。又治太阳与阳明合病。若阳明本病,只有白虎、承气诸汤,并无葛根汤证,况葛根主宣通经脉之正气以散邪,岂反引邪内入耶。前人学不明经,屡为异说。李时珍一概收录,不加辩证,学人看本草发明,当合经论参究,庶不为前人所误。

   (卢子由曰∶《本经》痹字与风寒湿相合之痹不同,如消渴、身热、呕吐及阴气不起,与诸毒皆痹也,故云诸痹。)

中医书籍:本草崇原

上一节:木通

下一节:葛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