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下篇】疑难篇三阳合并方 - 伤寒论方解 -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- 中医网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圆运动的古中医学

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》- 伤寒论方解 - 【下篇】疑难篇三阳合并方

作者:彭子益 朝代:清末民初 阅读数:35人阅读

   调胃承气汤(方见前)。

   胸痛满烦,此有胃热,胃热则自吐自下。用调胃承气汤以和胃热。若非自吐下,则胃热不甚,便不可用调胃承气。呕与吐下皆胃热,见其呕便知其自吐自下也。若但呕,而不自吐自下,胸痛微溏,此亦大阴寒证,而不能用大柴胡汤也。

   大柴胡汤(方见前)。

   头汗、恶寒、手足冷,心烦,不欲食,大便硬,脉细,此少阳经气微结,可与小柴胡汤以解少阳。若仍不了了,可用大柴胡汤,一面解少阳,一面下胃热也。

   栀子豉汤。

   白虎加人参汤, 猪苓汤 , 白虎汤(方见前)。

   心中懊憹,舌有腻苔,此胃有热滞,宜栀子豉汤清胃热消胃滞。若渴能饮水,既饮水又口中干燥,此胃燥伤津,至于极点,宜白虎加人参汤以生津清燥。若脉浮发热,渴能饮而尿又不利,是肺金燥而脾土湿,宜猪苓汤润金燥而泄土湿。如汗多而渴,是胃燥之甚,不可用猪苓汤,复利其小便以增胃燥。若三阳合病,腹痛,身重,口不仁而面垢,谵语,遗尿,是阳明燥证,再加自汗,燥极伤津,宜白虎汤清燥保津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