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气味浓薄寒热阴阳升降之图 - 卷之下十二用药备旨 - 医学启源 - 中医网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医学启源

《医学启源》- 卷之下十二用药备旨 - (一)气味浓薄寒热阴阳升降之图

作者:张元素 朝代:金 阅读数:7人阅读

    气味浓薄寒热阴阳升降之图ps6a2.bmp 〔注云〕∶味为阴,味浓为纯阴,味薄为阴中之阳;气为阳,气浓为纯阳,气薄为阳中之阴。又曰∶味浓则泄,味薄〔则〕通;气浓则发热,气薄则发泄。又曰∶辛甘发散为阳,酸苦涌泄为阴;咸味通泄为阴,淡味渗泄为阳。

   升降者,天地之气交〔也〕,茯苓淡,为天之阳,阳也,阳当上行,何谓利水而泄下?经云∶气之薄者,阳中之阴,所以茯苓利水而泄下,亦不离乎阳之体,故人手太阳也。麻黄苦,为地之阴,阴也,阴当下行,何谓发汗而升上?经曰∶味之薄者,〔阴〕中之〔阳〕,所〔以〕麻黄发汗而升上,亦不离乎阴之体,故入手太阴也。

   附子,气之浓者,乃阳中之阳,故经云发热;大黄,味之浓者,乃阴中之阴,故经〔云〕泄下。(竹)淡,为阳中之阴,所以利小便也;茶苦,为阴中之阳,所以清头目也。清阳发腠理,清之清者也;清阳实四肢,清之浊〔者〕也;浊阴归六腑,浊之浊者也;浊阴走五脏,浊之清者也。

   

中医书籍:医学启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