肩疽门主论 - 卷二十二脑背部 - 疡医大全 - 中医网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疡医大全

《疡医大全》- 卷二十二脑背部 - 肩疽门主论

作者:顾世澄 朝代:清 阅读数:7人阅读

    肩疽p04-a41a162.bmp 王肯堂曰∶肩疽此处,乃手足三阳交会之所,由风热郁结所致,或因负重损伤而作。(《准绳》)《灵枢》云∶发于肩及 ,名曰 痈,其状赤黑,急治之,令人汗出至足,不害五脏;痈发四五日,逆KT 之。

   《鬼遗方》云∶丁疽发两肩,恶血留结内外,荣卫不通,发成疔疽,五日肿大,令人口噤寒战。十二日可刺;不治,二十日死。

   陈氏曰∶干疽肿发,起两肩及两大臂连胛骨,二七日痛不息,亦不可动;五十日身热不赤。六十日可刺;刺之无血者死。

   薛立斋曰∶肩疽生于肩骨之上,乃肝脾二经积热,毒上冲肩井,始生多不知觉,惟肩骨中酸痛,竟有六七个月,方现形影。既溃失治,五六载不能收功,甚至肩井骨露则危矣。初起宜用艾灸。

   《心法》曰∶肩中疽生肩正中,左右相同,属三焦胆二经,一名 痈。

   又曰∶肩风毒生于肩稍 上骨尖处,属大肠肩 穴。由邪风深袭骨缝,与湿稽留,化热而成。

   又曰∶干疽生于肩前廉,左右皆同,属大肠经,一名疔疽。

   

中医书籍:疡医大全

上一节:肩痈门主论

下一节:过肩疽门主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