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节·咽喉口舌诸方 - 卷下第四章膏丹丸散各方 - 疡科纲要 - 中医网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疡科纲要

《疡科纲要》- 卷下第四章膏丹丸散各方 - 第十节·咽喉口舌诸方

作者:张山雷 朝代:民国初年 阅读数:11人阅读

   治阴虚喉癣。

   真血余炭(一钱) 真坎气(一条漂净焙炭研) 血珀(五分) 腰黄(二钱) 花龙骨(二钱)上梅片(四分)各为细末和匀吹之。寿颐按∶此方亦可加漂人中白。

   

   【方解】

    阴虚于下,阳浮于上,气火泛溢,上凌清窍,每有咽喉燥痛、哽塞、音喑等证。病源与风热外乘,闭塞喉嗌者绝不相同,而其见证亦大有区别。盖痛而干涸,虽哽塞必不肿,亦必不红,嗌关内外皆作淡红色,时有红丝缭绕而已。蒂丁虽亦垂长,望之只见其燥,绝无痰涎盘旋之状,舌亦不红不腻不黄,甚者其人必足冷,脉必不浮不大不弦。此必不可以疏风清热消痰。治者六味都气,甚则并用附桂(桂宜作丸,八味汤必凉服,)惟外用末药则亦一气。但终与实热有别。此二方皆为虚火之法,前方尚是普通喉痛治法,但不用苦寒遏抑及涤痰攻克之品。而加儿茶之粘滞以助真阴,蒲黄之清芬以息浮焰,已与实火证治不同;后方用血余、坎气,借血肉有情,同气相应,显与实火痰热者大分径庭。但血余炭宜自 为佳,市肄中物与川椒同 者必不可用。

   

中医书籍:疡科纲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