钩割针镰 - 卷八十六眼目门 - 普济方 - 中医网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普济方

《普济方》- 卷八十六眼目门 - 钩割针镰

作者:朱梓 朝代:明·永乐四年 阅读数:23人阅读

   (附论)内经曰。血实宜决之。难经曰。肿热宜砭射之。盖邪毒结聚。其势盛实有药力未能去者。

   决所成也。治宜先钩割镰洗去毒瓦斯。次以汤散。荡涤膏剂点敷之。

   法凡两 头有赤脉及息肉者。宜钩起。以铍针割去令尽。未尽更割。以尽为度。或以缝衣细针间。

   盖钩凡眼上肿。睑皮裹有核如米粒大。渐长如梅李大者。内有物如脓似桃胶。此皆风热所致也。

   凡风毒热肿。结于两睑内。妨痛日久渐大。往往隐损瞳仁。宜用针刀割去之乃瘥。

   又有脾风热壅。上攻眼睑。热痛不止者。又有眼肿合者。宜翻眼睑。视其黑睛上下。有黄翳又风睑。毒瓦斯常在睑下唇边。缘睑唇中空卷。遇肝肺热。即根据前结成。宜针去结脓。

   又目赤肿硬。泪出难开。疼痛不可忍。先患一目。次相牵引。渐生翳膜不能见物。皆是膈凡目赤。兼黑睛中忽从下向上生黄气。疼痛者。是脾胃热毒瓦斯相熏攻。如此宜先镰上下睑。

   凡目生顽翳者。可用火烧铜针轻点。敷波斯国银矿。名悉兰脂点之。不痛。勿用别法。

   凡目中生黄膜。上直覆瞳仁者。初患之时。疼痛赤涩。发歇不定。泪出难开。渐生翳膜。

   直热凡目中忽然赤涩。泪出痛痒。渐生障翳。赤膜下垂。直覆睛珠。如朝霞之色者。宜急镰洗。

   凡目胞内胶凝者。是脾胃积热。膈内风冲入于胞睑。初如麻子。久积渐长。状如桃李。

   磨隐凡目风牵睑者。初患之时。乍好乍恶。发歇不定。泪出不止。此是胃气受风。肝膈积热。

   风凡睑生风粟者。因心肺壅毒。肝家有风。故令睑皮上下。有肉如粟粒。泪出涩痛。久生翳膜凡目痛如针刺者。初患之时。微觉头疼目眩。目系常急。夜卧涩痛。泪出难开。久则发痛。

   血。

   凡目忽被物撞打睛出。但眼带未断者。当时纳入睑中。勿令惊触。四畔摩风膏。及捣生地黄方钩割后用刀剪药。

   安咱卢(系回回药名) 绿豆粉 砂糖霜 李子树胶(各一两) 上为末。每用点疮上。

   治目白膜瞒睛方。

   以鸡翎截之。近黑睛及当白睛嗍之。膜自聚。钩针钩挽之。割去即见物。以绵当眼上着血断

中医书籍:普济方

上一节:丹石毒上攻眼

下一节:熨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