虚烦 - 卷之四 - 简明医彀 - 中医网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简明医彀

《简明医彀》- 卷之四 - 虚烦

作者: 朝代: 阅读数:19人阅读

   经曰∶因于暑汗,烦则喘喝(大声也)。又曰∶阳虚则外寒,阴虚则内热。是证多属阴虚,水亏火盛,其烦(心不安也)必躁(身不安也),暑月多有之,吐泻后烦而口渴。伤寒后及妇人产后,烦渴而手足厥冷脉沉者,乃内伤元气,邪伏至阴,从其所化。六脉沉、迟,津涸舌干,宜干姜、附子之剂,复阴回阳。苟荣卫失调,亢烦复起,或证明相似而脉沉数有力,口渴大便秘,属实热,宜承气汤下。有表里实热烦渴,人参白虎汤。有伤寒大渴,点水入口取呕,烦躁欲绝,竹叶石膏汤(并见伤寒)去参,加知母。烦渴,辰砂六一散、灯心汤服;烦热、渴,五苓散(方见便癃);恍惚,妙香散(方见痫证);不寐,清心莲子饮(见淋)。脉大缓吉、急数凶。

   

   主方

    麦门冬(三钱) 茯神(二钱半) 枣仁(炒,研,二钱) 当归(钱半) 半夏(制一钱) 炙草(七分) 加姜三、枣一,竹茹一团,小麦(炒,三钱),煎服。

   虚加参、 、小草;心虚,人参、远志;有痰,橘红,竹沥;大渴,石膏、知母。

   

   小草汤

    治虚劳忧思过度,遗精白浊,烦躁不安。

   小草(远志苗) 黄 当归 酸枣仁(炒,研) 麦冬 石斛(各一两) 人参 炙草(各五钱)上咀,每四钱,水一盏,姜五片,煎八分服。

   

   酸枣仁汤

    霍乱吐泻增剧,虚劳烦扰,气奔不眠。

   枣仁(炒,两半) 人参 桂心(各一钱) 知母 茯苓(各三钱) 炙草(二钱) 石膏(,五钱)上咀,每七钱,姜三片,枣一枚,水煎服。

   

   简便方

    大病后及诸虚烦。竹茹、麦冬各三钱,水煎服。

   又 枣仁(炒,研,三钱),竹叶汤下。

   又 苦竹笋煮食(亦治消渴,利水下气,风热香港脚)。发汗不得,心烦骨疼呕逆,人参、陈皮(各二钱),竹茹、甘草(各一钱),加姜,枣煎服。

   

中医书籍:简明医彀

上一节:音声

下一节:惊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