烦热 - 集之三心脏部一发热 - 证治准绳·幼科 - 中医网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证治准绳·幼科

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- 集之三心脏部一发热 - 烦热

作者:王肯堂 朝代:明 阅读数:5人阅读

   五心热甚,烦躁不安,手足时欲露出,小便赤涩,谓之烦热。八珍饮子、七宝散皆可服之,若唇深红,饮水不止,以竹叶石膏汤、加朱甘露散治之。

   

   一粒金丹

    治小儿五脏蕴热,胸膈烦闷,五心烦热。

   人参 犀角 玳瑁 琥珀 防风(各一钱) 茯苓 寒水石( ) 甘草(各二钱)龙脑 朱砂(水飞。各半钱)上为细末,入麝半钱,用陈米糊丸,芡实大,金箔二十五片为衣。麦门冬去心煎汤、下。

   

   绛雪丹

    治小儿烦热。

   芒硝(一两) 朱砂(一两)上为末,饭丸,芡实大。三岁一丸,沙糖水化下。

   

   地黄煎丸

    治小儿风壅,上膈热烦,鼻衄口疮,咽喉肿痛,口舌生疮,或血热五心常热,多渴饮水。

   生地黄 熟地黄(各一两) 薄荷叶(一两一钱) 甘草(微炙) 山栀仁 玄参(各七钱半)片脑(半钱)上为末,炼蜜、为丸如芡实大。每服一丸,白汤磨化,乳后服。

   

   竹叶石膏汤

    治小儿虚羸少气,气逆欲吐,四体烦热。

   石膏(三两) 半夏(洗) 人参(各七钱半) 麦门冬(去心,一两) 甘草(炙,七钱半)淡竹叶(半把)上锉碎。每服二钱,用水六分,粳米三四十粒,生姜二片,煎至三分,去滓,不拘时服。

   

   加朱甘露散

   (见惊热)

中医书籍:证治准绳·幼科

上一节:骨蒸热

下一节:潮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