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泻 - 卷三泻证门 - 幼科心法要诀 - 中医网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幼科心法要诀

《幼科心法要诀》- 卷三泻证门 - 水泻

作者: 朝代: 阅读数:4人阅读

   脾胃湿盛成水泻,懒食溏泻色多黄,清浊不分溺短涩,胃苓升阳除湿汤。

   【注】水泻者,皆因脾胃湿盛,以致清浊不分,变成水泻之证。其候小便短涩、懒食、溏泻色黄,宜用胃苓汤以除湿。若泻久不止,则用升阳除湿汤治之,其证自愈。

   

   胃苓汤

   苍术(炒) 陈皮 浓朴(姜炒) 白术(土炒) 茯苓 炙甘草 肉桂 泽泻 猪苓引用生姜红枣,水煎服。

   【方歌】湿泻胃苓汤堪行,苍术陈皮浓朴同,白术茯苓炙甘草,肉桂泽泻共猪苓。

   

   升阳除湿汤

   苍术(炒) 陈皮 防风 神曲(炒) 麦芽(炒) 泽泻 升麻 炙甘草 羌活 柴胡 猪苓引用生姜,水煎服。

   【方歌】升阳除湿泻不停,苍术陈皮共防风,神曲麦芽泽甘草,升麻羌活柴猪苓。

   

中医书籍:幼科心法要诀

上一节:飧泄

下一节:感冒风寒总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