胃气虚寒 - 下卷 - 幼科折衷 - 中医网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幼科折衷

《幼科折衷》- 下卷 - 胃气虚寒

作者:秦景明 朝代:明 阅读数:5人阅读

   总括 胃冷皆因禀赋虚,或因大病久成之;急须温补扶元气,免得 羸请药师。

   《内经》曰∶胃为水谷之海,六腑之大源也。人身气血脏腑,俱由胃气而生。故东垣之法一以脾胃为主,所谓补肾不若补脾是也。在小儿虽得乳食,然水谷之气未全,犹仗胃气,胃气一虚则四脏俱失所养矣,故丹溪谓小儿多脾胃之疾也。若面色 白,目无睛光,口中气冷不食,吐水,肌瘦腹痛,此胃气虚寒之症也,用五味异功散主之。若大便不实,兼脾虚也,加干姜温之。中满不利,脾不运也,加木香开之。命门火衰,不能生土者,用八味地黄丸补之,禀赋胃气不足亦用此丸。盖下焦真阳充盛则上升,脾元自然温蒸水谷矣,《内经》所谓益火之源,以消阴翳,正此药也。

   〔附方〕

   五味异功散

    见惊风症内(去木香)。

   

   八味地黄丸

    即六味地黄丸加肉桂、附子各一两。

   

中医书籍:幼科折衷

上一节:

下一节:小儿初生诸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