痫症门 - - 幼科切要 - 中医网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幼科切要

《幼科切要》- - 痫症门

作者:王锡鑫 朝代:清 阅读数:6人阅读

   小儿痫症,多火痰,如脉滑沫出痰也。脉散腮红,火热肝经,其症之发不一,或眼目直斜,口噤流涎,或手足抽掣,腰曲脊强,或形如死状,或一二时方醒,宜服∶

   导痰汤

    此方治五痫初起,轻者服之即安。

   雄黄 贝母 广皮 茯苓 桔梗 北细辛 菖蒲 栝楼 薄荷 虫蜕(去足) 天麻 郁金甘草(各三分) 竹沥、姜汁为引。

   小儿忽然昏迷抽掣,有力为实邪,肝痫是也。宜服∶

   柴胡清肝散

   柴胡 黄芩 栀仁 白芍 川芎 连翘 桔梗(各六分) 大便不通加熟军、胆草各五分,水煎服。

   小儿忽然昏迷,目赤,吐舌,饮水,为心痫是也。宜服∶

   朱砂安神丸

   黄连(三分) 当归 生地 甘草(各一钱) 朱砂(三分) 共为末,米糊丸朱砂为衣。

   小儿昏迷,目直发热,面色光润,脾痫是也。宜服∶

   导痰汤

    方见本门前。加紫苏、香附、苍术。

   小儿忽然昏迷,面白色,手足微动,肺痫是也。宜服∶

   五味异功散

   人参 焦术 茯苓 甘草(等分) 水煎服。

   一小儿忽然昏迷,肢体如尸,口吐白沫,肾痫是也。宜用∶

   六味地黄汤

    见咳血门。

   小儿忽然卒死,多属痰迷,以白矾、百草霜等分,开水冲合,灌之必苏。

   五痫外治法 耳后高骨间有紫青筋,用针挑破即醒。

   一方用竹沥、姜汁灌之。

   一方细辛、牙皂、巴豆为末,少许微吹鼻中即醒。

   一方用蒜捣汁,以茶匙挑入鼻中,三次即效。

   

中医书籍:幼科切要

上一节:疳积门

下一节:烦渴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