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药法象 - 卷之一东垣先生药类法象 - 汤液本草 - 中医网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汤液本草

《汤液本草》- 卷之一东垣先生药类法象 - 用药法象

作者:王好古 朝代:元 阅读数:38人阅读

   天有阴阳,风寒暑湿燥火,三阴、三阳上奉之。

   温凉寒热,四气是也,皆象于天。温、热者,天之阳也。凉、寒者,天之阴也。此乃天之阴阳也。

   地有阴阳,金木水火土,生长化收藏下应之。

   辛甘淡酸苦咸,五味是也,皆象于地。辛甘淡者,地之阳也。酸苦咸者,地之阴也。此乃地之阴阳也。

   味之薄者,为阴中之阳,味薄则通,酸、苦、咸、平是也。味之浓者,为阴中之阴,味浓则泄,酸、苦、咸、寒是也。气之浓者,为阳中之阳,气浓则发热,辛、甘、温、热是也。气之薄者,为阳中之阴,气薄则发泄,辛、甘、淡、平、凉、寒是也。

   轻清成象(味薄,茶之类)本乎天者亲上。

   重浊成形(味浓,大黄之类)本乎地者亲下。

   气味辛甘发散为阳,酸苦涌泄为阴。

   清阳发腠理,清之清者也。

   清阳实四肢,清之浊者也。

   浊阴归六腑,浊之浊者也。

   浊阴走五脏,浊之清者也。

   

中医书籍:汤液本草

上一节:脏腑泻火药

下一节:药性要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