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昏 - 卷五运气原证 - 审视瑶函 - 中医网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审视瑶函

《审视瑶函》- 卷五运气原证 - 目昏

作者:傅仁宇 朝代:清 阅读数:12人阅读

   干干涩涩不爽快,渺渺蒸蒸不自在,奈因水少精液衰,莫待枯干光损坏。

   此症谓目日觉干涩不爽利,而视昏花也。因劳瞻竭视,过虑多思,耽酒恣燥之人,不忌房事,致伤神水,目必有此症。如细细赤脉及不润泽等病生焉,合眼养光,久则得泪略润,开则明爽,可见水少之故。若不谨戒保养,甚则伤神水,而枯涩之病变生矣。惟急滋阴养水略带抑火,以培其本,本立则清纯之气和,而化生之水润。若误认为火症,妄用开烙针泄之治,则有紧缩细小之患。宜服∶

   四物五子丸

    治心肾不足,眼目昏暗。

   熟地黄 当归(酒洗) 地肤子 白芍 菟丝子(酒煮烂,焙) 川芎 覆盆子 枸杞 车前子(酒蒸,量虚实加减各等分)上为细末,炼蜜为丸,如桐子大。每服五十丸,不拘时盐汤送下。

   

   黄牛胆煎

    治眼涩痛。

   猪胆(汁) 黄牛胆(汁) 羊胆(汁) 鲤鱼胆(汁,各半合) 白蜜(二两) 胡黄连(研末) 青皮(研末)川黄连(研末) 熊胆(各二钱半)上将诸药末,与蜜并胆汁和匀,入瓷瓶内,以细纸封头牢系,坐饭甑中蒸,待饭熟为度用新净绵滤过。每以铜筋取如麻子大点于目 ,每日二三次。

   

   一方

   治人至夜则目涩好睡,取鼠目一枚,烧为末,水和,频注目中,久则不睡,取目以囊盛久久佩之使不离身,亦不夜寐。

   

中医书籍:审视瑶函

上一节:目昏

下一节:目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