温病哕方论 - 卷第五天行温病论 - 伤寒总病论 - 中医网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伤寒总病论

《伤寒总病论》- 卷第五天行温病论 - 温病哕方论

作者:庞安石 朝代:宋 阅读数:19人阅读

   伏热在胃,令人胸满气逆,逆则哕;若大下后,胃中虚冷,亦致哕也。

   温病有热,饮水暴冷 ,

   茅根葛根汤

   。

   茅根 葛根(各半升)水四升,煮二升,去滓,温饮一盏。

   温病热未除,重被暴寒,寒毒入胃,蕴结不散变 ,

   梓皮饮子

   。

   单煮梓皮汁,稍稍饮之佳。

   温病积饮冷,冷结胃中,热入肾中,变壮热大 者,服梓皮汤。夫肾中有热者,病瘥后,足心皮喜剥脱去,头发秃落,是其证也。

   温病胃冷变 ,

   茅根橘皮汤

   。

   白茅根(半升) 橘皮(一两半) 桂枝 葛根(各一两)咀,水三升,煎去半,去滓,温饮一盏, 止停后服。微有热,减桂半两。(微有热,宜去桂,加生姜二两。)温病有热,饮水暴冷 ,

   枇杷茅根汤

   。

   枇杷叶 茅根(各半升)水四升,煮去半,去滓,稍热饮之一二盏。(以上四方,皆不可作煮散。)温病者,此热入肾,肾脏恶燥,热盛则肾燥,肾燥故渴,引饮而自救也。

   

   葳蕤汤

   疗冬温,及春月中风伤寒,发热,头眩痛,咽干舌强,胸中痛,心胸痞满,腰背强。

   葳蕤 白薇 麻黄 独活 大杏仁(生) 芎 甘草 青木香 葛根(各一两) 石膏(一两半)咀,水五升,煎二升半,去滓,饮一盏,通口服之,取汗。若一寒一热者,加朴硝半两,大黄一两半,朴硝末后下。

   

中医书籍:伤寒总病论

上一节:黑骨温证

下一节:黄病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