衄血 - 中集 - 伤寒寻源 - 中医网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伤寒寻源

《伤寒寻源》- 中集 - 衄血

作者:吕震名 朝代:清 阅读数:5人阅读

   衄血者。邪热在表也。邪在于表。宜以汗解。不得汗因致衄。经云。伤寒脉浮紧。不发汗因致衄者。麻黄汤主之。此非麻黄汤之治衄也。谓宜麻黄而不根据法以麻黄汤发汗。乃作衄也。

   又曰。伤寒不大便六七日。头痛有热者。与承气汤。其小便清者。知不在里仍在表也。当须发汗。若头痛者必衄。宜桂枝汤。此又非桂枝汤之治衄也。谓宜桂枝而不根据法以桂枝汤发汗。

   乃成衄也。衄与汗同义。而衄家不可发汗。发汗则额上陷脉紧急。直视不能 不得眠。是衄解之后。无再发汗之理。盖风寒在表。先犯太阳。从阳化热。逼血妄行。故经曰。阳盛则欲衄。又曰。太阳病脉浮紧。发热自衄者愈。是在经之邪。随衄而解。则知衄正邪解之候也。

   至阳明病口燥。但欲漱水不欲咽者。此必衄。阳明热甚则口燥。而热尚在于经。未入于里。

   故但欲漱水不咽以此为欲衄之兆。亦以热在表故也。

   太阳病当汗不汗。转从衄解。其不当汗而妄汗者。莫如误发少阴汗。扰动阴血。为变滋烈。

   经云。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。必动其血。未知从何道出。或从口鼻。或从目出。是名下厥上竭为难治。则又不得责其为表热矣。二者。一则误于当汗不汗。其变小。一则误于不当汗而汗。其变大。用药者可不慎欤。

   

中医书籍:伤寒寻源

上一节:

下一节:鼻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