肝燥 - 卷二秋燥 - 校注医醇剩义 - 中医网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校注医醇剩义

《校注医醇剩义》- 卷二秋燥 - 肝燥

作者: 朝代: 阅读数:15人阅读

   肝受燥热,则血分枯槁,筋缩爪干,涵木养营汤主之。

   

   涵木养营汤

   (自制)生地(三钱) 熟地(三钱) 人参(一钱) 白芍(一钱) 枣仁(一钱五分炒研) 秦艽(一钱) 麦冬(一钱五分) 木瓜(一钱) 五味子(五分) 当归(二钱) 红枣(十枚) 桑枝(一尺)此方以二地滋水涵木;以归、芍润燥养营;以枣仁合生脉,酸甘化阴,制丙火而收散失之气液。重用红枣以缓肝之急;木瓜以收胃气之散失;合秦艽、桑枝舒筋,以肝主筋也。祖怡注。

   肝受燥凉,血涩不行,筋短胁痛,当归润燥汤主之。

   

   当归润燥汤

   (自制)归身(二钱) 白芍(一钱五分) 红花(五分) 木瓜(一钱) 秦艽(一钱)丹参(二钱) 牛膝(二钱) 川断(二钱) 独活(一钱) 橘饼(四钱) 红枣(十枚)归、芍、枣养营,秦艽、木瓜舒筋,用法与前第五方意同。再加丹参、红花养血活血。筋缩必先见于足,故用中风证中之川断、独活、牛膝,而以橘饼调和肝胃。此方重在肝受燥凉而血行涩滞,故重用养营活血以畅通之。祖怡注。

   

中医书籍:校注医醇剩义

上一节:心燥

下一节:脾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