针刺法 - 卷三急症 - 急救广生集 - 中医网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急救广生集

《急救广生集》- 卷三急症 - 针刺法

作者:程鹏程 朝代:清 阅读数:6人阅读

   

   中风无汗恶寒 宜针至阴出血

    (穴在足小趾外侧爪甲角,针二分)昆仑举跷(穴在足外踝后跟骨,针透太 )。

   

   中风有汗恶风

    宜针风府(穴在项后入发一寸,针入三分,禁炙)。

   已上二症,皆太阳经中风也。

   

   中风有汗身热不恶寒 中风有汗身热不恶风

    宜针陷谷(穴在足大趾次趾本节后陷中,针入五分),去阳明之贼,兼刺厉兑(穴在足泻阳明之实。)已上二症皆阳明经中风也。

   

   中风无汗身凉

    宜针隐白(穴在足大趾内爪甲角),去太阴之贼。

   此太阴经中风也。

   

   中风有汗无热

    宜针太 (穴在足内踝后跟骨上陷中,刺透昆仑)。

   此少阴经中风也。

   

   中风六经混淆系之于少阳厥阴或肢节挛痛或麻木不仁

    少阳之经绝骨(穴在外踝上三寸,灸五壮),灸以引其热。

   

   厥阴之井大敦

    (穴在足大趾甲聚毛间),刺以通其经。(俱《明医指掌》)

   分阴阳法

    凡治中风,须分阴阳。阴中者,其色青,或黑或白,痰喘昏迷,眩冒多汗,甚者手足厥冷。阳中者,面赤唇焦,牙关紧急,上视强直,掉眩烦渴。(《病机沙篆》)

中医书籍:急救广生集

上一节:中风

下一节:中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