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寐 - 卷之八 - 古今医鉴 - 中医网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古今医鉴

《古今医鉴》- 卷之八 - 不寐

作者:龚信 朝代:明 阅读数:9人阅读

   

   病

   不寐有二种∶有病后虚弱,及高年人阳衰不寐者;有痰在胆经,神不归舍,亦令不寐。

   

   治

   虚者,用六君子汤加炒酸枣仁、黄 ;痰者,用温胆汤减竹茹一半,加南星、炒酸枣仁;伤寒不寐者,当求之本门。

   酸枣仁炒熟,便补胆虚寒不眠;生用,便泻胆实热而多睡。

   惊悸、健忘、怔忡、失志不寐、心风,皆是胆涎沃心,以致心气不足。若用凉剂太过,则心火愈微,痰涎愈盛,而病益深,宜理痰气。

   

   方

   

   高枕无忧散

   (云林制) 治心胆虚怯,昼夜不睡,百方无效,服此一剂如神。

   人参(五钱) 软石膏(三钱) 陈皮 半夏(姜汁浸炒) 白茯苓 枳实 竹茹麦门冬 龙眼肉 甘草(各钱半) 酸枣仁(炒,一钱)上锉,水煎服。

   

   温胆汤

   (方见虚烦) 治大病虚烦不得眠,此胆寒也,根据本方,加人参、茯神、远志尤良。

   

   酸枣仁丸

    治胆气实热,痰迷不睡。

   酸枣仁(炒,二两) 柏子仁(炒,另研,三两) 远志(去心,三两) 生地黄(酒洗,五钱) 防风(三两,去芦) 枳实(五钱) 青竹茹(二钱半)上为末,炼蜜为丸,如梧子大。每服七十丸,不拘时,热水下。

   治劳心胆冷,夜卧不睡。

   定志丸加炒酸枣仁、炒柏子仁,共为末,蜜丸如梧子大,朱砂、乳香为衣。每服五十丸,枣汤送下。

   

中医书籍:古今医鉴

上一节:虚烦

下一节:便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