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方 - 卷之六发背门 - 丹台玉案 - 中医网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丹台玉案

《丹台玉案》- 卷之六发背门 - 立方

作者:孙文胤 朝代:明 阅读数:10人阅读

   

   神授卫生汤

    治发背。并脑疽对口。诸恶毒。未成者即消。已成者即溃。药性平和。功羌活 防风 白芷 穿山甲 沉香 红花 连翘 石决明(各六分) 金银花 皂角刺当归尾 甘草节 天花粉 乳香(各八分) 大黄(酒炒二钱) 水煎食远服。

   

   消肿托里散

    治发背。不拘上下左右。并一切痈疽肿毒。

   人参 赤茯苓 白术 滑石 桔梗 金银花 荆芥 山栀 当归 川芎 黄 (各一钱)赤芍 苍术 麻黄(各七分) 大黄(三钱) 黄芩 防风 甘草 薄荷 连翘(各八分) 石膏芒硝(各一钱五分) 水酒各一钟煎服。

   

   灸法

    如发背初起时。背上微有红肿重坠。即是发背。以此法立时消散。屡屡效验。

   用河边水中泥。先挖去一尺许。再取一大块。同人粪杵极熟。做一饼。如碗大。顶上以针通一细孔。放在患处。外用艾火灸之。如痛灸至不痛。不痛要灸至痛住。

   

   熏发背奇方

    治发背七日后。未成者自消。已成者自溃。不起发者即发。不腐溃者即腐。雄黄 朱砂 血竭 没药(各二钱) 麝香(五分)上为细末每用三分。绵纸裹药为捻。长尺许。以麻油润透。照火离疮半寸许。自外而内。周遭徐徐照之。初用三条。加至五条。候毒势渐消渐减。

   

   散毒饮

    治发背三五日间。身上洒淅恶寒。疼痛急胀。如未成脓即消。已成即溃。调气血。和脾胃。使毒不攻心。

   乳香 没药 天花粉 黄 防风(各一钱) 当归 白芷 桔梗 穿山甲(各一钱二分)皂角刺 连翘 陈皮 金银花 牡丹皮 川芎(各八分) 水煎食后服。

   

   蜡矾丸

    治发背痈疽并一切肿毒服之能护心膜。毒瓦斯不能攻心。

   黄蜡(一斤) 明矾(八两研末) 朱砂(八钱研细)先以蜡熔开。入明矾末。搅和投水中。众手丸如绿豆大。朱砂为衣。每服百丸。白滚汤

   生肌丸

    治一切发背疽毒。服此长肉收功。

   黄蜡(一斤) 乳香(研细) 没药(研细) 血竭(各二两研细) 象牙末(四两)先用蜡熔化。再入乳没等药和匀投水中。众手丸如绿豆大。每服百丸。一日二服。

   

   吸毒竹筒

    治发背痈疽肿毒。以此拔出脓血恶水。

   苍术 白蔹 浓朴 艾叶 白芨 乌柏皮 芽茶 白蒺藜(各等分)如法用竹筒六七个。长二寸。一头留节。削去青。今极薄。随大小用之。以药煮筒十数煮干为度。乘筒热。按上紧吸疮口。脓水满自脱落。不然用手拔脱。更换别个竹筒。如此三五次。毒尽消矣。

   

   托里定痛散

    治发背。溃后。血虚。余毒未尽作疼。

   归身 熟地(各二钱) 乳香 没药 川芎 白芍(各一钱酒炒) 肉桂 粟壳(各一钱五分泡去筋膜蜜炒) 水煎食后温服。

   

   五宝饮

    治发背不肯收口。作疼作痒。服去即收功。

   金银 黄 甘草 归身 人参(各二钱) 水二钟。煎八分。食后服。

   

   生肌神秘散

    治发背将收功。掺上腐肉即去。新肉即生。

   白升药(一两) 轻粉 铅粉(各一两二钱) 银朱 珍珠(豆腐内煮过各四钱) 上为极细末掺于疮口。

   

   十全大补汤

    治发背已溃。寒热往来。或作疼痛脓多。或自汗盗汗。气血两亏。神思倦怠。疮口不敛。

   人参 黄 川芎 白芍 当归 肉桂(各二钱) 熟地 白茯苓 白术 甘草(各一钱五分) 黑枣五枚。食前煎服。

   

中医书籍:丹台玉案

上一节:发背门

下一节:痈疽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