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经典
传承
中医药传统文化
〔食品〕黄雌鸡,只 净。 〔主疗〕脾胃虚弱,下痢。 〔方法〕以盐、酱、醋、茴香、小椒末,同拌匀,刷鸡上,令炭火炙,干焦,空腹食之。 图pt161a9.bmp
(本经中品)【气味】苦,微寒,有毒。 【主治】逐瘀血,破血积、坚痞、症瘕寒热,通利血脉及九窍。 【核】曰∶生江夏川谷,牛马所在,都有之。形类蜜蜂,腹四褊微黄绿色,嘴锐而利,若锋 然。春半后,秋半前出,茂暑繁盛,腹有血者良。法取五月。修治,入丸散去翅足,熬熟用;汤法亦同。 【 】曰∶蜚虻,一名虻虫、陆虻也。飞咂牛马血,嘴如芒刺然,性颇贪饕,腹满犹咂不已。用逐瘀血,破血积坚痞,症瘕而成寒热者,遂其性,尽出其所留积而后快。 血中有眚,乃积乃留,眚去血行,流不盈矣。通利血脉者,概手足二十四经隧而言,十二焉从头而走足,十二焉自足而走头,风马牛不相及者,而概咂焉。则凡经隧逆走头而逆走足者,乃积乃留,各遂其性,乃行乃流矣。故血失所行,血失所留者,清阳不走上窍而留,浊阴不走下窍而积,而行焉,而流焉,何窍不通,何窍不利。
人之有生,初生两肾,渐及脏腑,五脏内备,各得其职,五象外布,而成五官,为筋、为骨、为肌肉皮毛、为耳目口鼻躯设形骸,然究其源,皆此一点精气,神递变而凝成之也。犹之混沌未分,纯一水也,水之凝成处,为土、为石、为金,皆此一气化源,故水为万物之源,土为万物之母。然无阳则阴无以生,故生人之本,火在水之先也;无阴则阳无以化,故生人之本,水济火之次也。《经》所谓∶阳生阴长,而火更为万物之父者此耳。是以维持一身,长养百骸者,脏腑之精气主之。充足脏腑,固注元气者,两肾主之。其为两肾之用,生生不尽,上奉无穷者,惟此真阴真阳二气而已,二气充足,其人多寿∶二气衰弱,其人多夭;二气和平,其人无病;二气偏胜,其人多病;二气绝灭,其人则死,可见真阴真阳者,所以为先天之本,后天之命。两肾之根,疾病安危,皆在乎此。学人仅知本气,而不知乘乎内虚;仅知治邪,而不知调其本气∶仅知外袭,而不知究其脏腑;仅知脏腑,而不知根乎两肾;即知两肾,而不知由乎二气,是尚未知求本者也。何况仅以躯壳为事,头疼救头,脚疼救脚,而不知头脚之根,在脏腑者,何以掌司命之任,而体好生之道欤?真由缘木求鱼者也。故先哲曰∶见痰休治痰,见血休治血,无汗不发汗,有热莫攻热,喘生毋耗气,遗精勿涩泄。明得个中趣,方是医中杰,真求本之谓也。
秘传北庭丹 (清溪)番 人中白(各五分) 瓦上青苔 溏鸡粪 瓦松(各一钱)上用倾银罐子两个,将药装在罐内,将口封固,外用盐泥固济,以炭火 红,俟三柱香为度。候冷开罐,将药取出,入冰片、麝香各一分,共研细末。用磁针刺破舌菌,用丹少许点上,再以蒲黄盖之。
【脉因】 湿热结于肺,津液涌溢,入小肠为赤,入大肠为白。然任脉自胞上过,带脉贯于脐上,冲、任、督三脉同起而异行,一源而三歧,皆络带脉,统于篡户。因余经往来,遗热于带脉之间。热者,血也。血积多日不流,从金之化,即为白淫。治法同湿证,以十枣、禹功降火流湿之剂良矣。 因痰积下流,渗入膀胱,肥人多有之。二陈汤,加升提为主。 【证治】 三阳其气俱欲竭,血海将枯,滑物下流。其有一切虚寒之证,脉洪大而涩,按之全无,宜以温养之。 李先生之酒煮当归丸,治此证。血虚多加四物;气虚多加参、术;滑甚者,以龙骨、赤石脂涩之。 外有虫唇疮,亦淋露白汁。 小胸丸 治湿热带下,下之;苦楝丸调之。 苦楝(酒浸) 茴香(炒) 当归(等分)酒糊丸,梧子大,酒下。腰腿痛,加四物四两、羌活、防风各一两。虚加参、 、甘草,或加白芍。 酒煮当归丸 治一切虚证。上中下元气俱竭,哕呕不止,胃虚之极,脉洪大无力,按之空虚或不鼓,皆中寒之证。 当归(一两) 茴香(半两) 黑附(炮) 良姜(各七钱)上四味锉细,以酒一升半,煮至酒尽,焙干炒黄。 盐 丁香 苦楝(生) 甘草(炙,各半两) 全蝎(三钱) 柴胡(二钱) 升麻(一钱) 木香(一钱) 玄胡(四钱)上九味,同前酒煮四味,俱末,酒煮面糊丸,空心淡醋汤送下。 固真丸 治脐腹冷痛,目中溜火,此皆寒湿乘其胞内,汁轻伏火。 白石脂(一钱,以火烧赤,水飞,研细末) 白龙骨(一钱,二味以枯以湿) 干姜(炮,四钱,泻寒水) 黄柏(半钱,因用引导) 柴胡(《本经》使一钱) 当归(一钱,和血脉)白芍(半钱,导之) 人参 黄 (虚甚加之)上白石、龙骨水飞研细外,余同极细,水煮面丸鸡头大,日干,空心汤下,以膳压之。 忌生冷、油腻、湿面。血海将枯,加白葵花(七朵)、郁李仁(润燥而滋津液);不思饮食,加五味子。 《衍义》方 治白脓带下,此肠胃有脓也。去尽脓自安。 红葵根 白芷 赤芍药 白矾蜡丸,米饮下。 又方 治白带、白浊,以黄荆子炒焦为末,酒下。 张用瓜蒂散吐寒痰升气;导水丸下湿热;甘露散调之,利湿热。 燥湿痰方 治肥人。 海石 半夏 南星(治痰) 黄柏(治湿痰) 苍术(燥湿痰) 川芎(升之) 椿皮 香附(调气) 牛膝(风痛加之) 刮热方 治瘦人。 黄柏(相火) 滑石 椿皮 川芎 黄连(性躁)滑者,加龙骨,加石脂;滞者,加葵花;血虚,加四物。甚用吐下。吐用二陈加苍术;下用白术;调治,神 丸。
痘本胎毒。根于先天。发则由于时气。以故沿门合境。安危相率。与疫疠传染无异。且多外挟风寒。内停宿滞。及乎跌扑惊恐。为患种种。匪可意料。自伏波迄今。天生天杀。莫可谁何。 迩年有种痘之说。始自江右达于燕齐。近则遍行南北。详究其源。云自玄女降乩之方。专取痘气熏蒸。发儿胎毒于安宁无病之时。则开发之机裕如。不似正痘之天人合发。内外合邪。两难分解也。原其种痘之苗。别无他药。惟是盗取痘儿标粒之浆。收入棉内。纳儿鼻孔。女右男左。七日其气宣通。热发点见。少则数点。多不过一二百颗。亦有面部稍见微肿。胎毒随解。大抵苗顺则顺。必然之理。如痘浆不得盗。痘痂亦可发苗。痘痂无可窃。则以新出痘儿所服之衣。与他儿服之。亦能出痘。总取同气氤氲。为胎毒之向导。其盗机也。天下莫能知。而圣功生焉。或有热发出迟。点不即起。或杂发于麻疹之中。须药扶持者。悉如正痘法。调理自安。当知胎毒有限。助虐无穷。况苗发之痘。既无客邪鼓动血气。势无痒塌闷乱之虞。正气内守。虽酒气秽气。略无妨碍。脱痂绝无瘢痕。 口鼻亦无残废之厄。允为避险就安之快捷方式。间有意外之变。此儿正气内夺。加以客邪交迫。时动必溃。命之制在气。道之理也。值此而与种痘。未有不告变者。故凡病后之儿。及颜色太娇。骨干太弱。肌理太疏者。皆正可以轻试也。其于痘证初行。疫邪方炽之时。切须避其锐气。当俟大势稍平。方可施补天浴日之妙用。其间或有不顺者。此必苗非顺痘。医非慑家。是不能无揠苗助长之憾。然皆方士之所为。人知其神之神。而不知不神之所以神。吾以静眼观之。曷若顺天随时。 不假强为之为愈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