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伤腹胀 - 卷三肿胀总论 - 症因脉治 - 中医网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症因脉治

《症因脉治》- 卷三肿胀总论 - 内伤腹胀

作者:朱丹溪 朝代:元 阅读数:10人阅读

   【气散腹胀之症】时胀时退,气怯,言微,目慢神清,静则稍减,动作胀急,此气散腹【气散腹胀之因】或劳动太过,中气受伤,或久病缠绵,元气受损,肺不能通调,脾不能转输,肾不能闭藏,则真气散,而腹胀之症作矣。

   【气散腹胀之脉】六脉无力,虚大无根,浮缓散慢,神离反疾。

   【气散腹胀之治】气怯言微,生脉散。动作胀急,静则稍减,戊己汤,加敛气之药。气不归原,都气丸、纳气丸。气虚极,以四君子汤、参橘煎送下。

   

   生脉散

    生津液,充血脉,助元敛神。

   人参 麦冬 北五味

   戊己汤

    伐肝扶脾,调敛中州,故名戊己。

   白芍药 甘草

   都气丸

    即六味地黄丸加北五味。

   

   纳气丸

    即六味地黄丸加益智仁。

   

   四君子汤

    见后脾虚胀。

   

   参橘煎

    见喘症条。

   

中医书籍:症因脉治

上一节:内伤腹胀

下一节:内伤腹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