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伤肿症 - 卷三肿胀总论 - 症因脉治 - 中医网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症因脉治

《症因脉治》- 卷三肿胀总论 - 内伤肿症

作者:朱丹溪 朝代:元 阅读数:10人阅读

   【肝肾虚肿之症】腹冷足冷,小水不利,或小腹肿,腰间痛,渐至肿及遍身,面色黑黄,此肝肾经真阳虚,即《内经》石水症也。若水亏火旺,喘咳腹胀,内热便涩,此肝肾真阴虚肿,即《内经》肾水症也。

   【肝肾虚肿之因】肝主施泄,肾主闭藏,肝肾之真阳不足,不能司其开阖,则小水不利。若阴精素虚,色欲太过,肝肾之真阴不足,虚火灼金,小水亦不利,《内经》所云关门不利,聚【肝肾虚肿之脉】左脉迟弦,肝肾真阳不足。左脉细数,肝肾真阴不足。左脉沉紧,紧则为寒,沉则为水。左脉沉数,沉则为里,数则阴竭。

   【肝肾虚肿之治】肾阳不足,《金匮》肾气丸、河车丸。肾阴不足,人参固本丸,家秘

   《金匮》肾气丸

    见前脾虚肿。

   

   河车丸

    治先天不足,气血两亏。

   人胞一具(煎烂),入白茯苓、山药,打为丸。

   

   人参固本丸

    见前肺虚肿。

   

   家秘肝肾丸

    治肾水不足,虚火上炎。

   知母(二两) 黄柏(二两) 当归(三两) 白芍药(三两)上为细末,另以天冬、地黄各六两,熬膏为丸。

   桢按∶肝肾不足,宜分阴虚阳虚。例如治虚火,要分气分、血分。气分虚火,用补中益,加黄柏、知母。血分虚火,四物汤加黄柏、知母。故治肝肾阴虚火旺者,用家秘肝肾丸,以养真阴。阳虚火衰者,用八味丸,以养真阳。

   

中医书籍:症因脉治

上一节:内伤肿症

下一节:外感腹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