悬饮 - 卷二饮症论 - 症因脉治 - 中医网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症因脉治

《症因脉治》- 卷二饮症论 - 悬饮

作者:朱丹溪 朝代:元 阅读数:8人阅读

   【悬饮之症】饮后水流在胁下,咳唾气逆,引痛胸肋,谓之悬饮,此即《金匮》悬饮【悬饮之因】饮食不节,水浆不忌,脾肺不能运化,水流在胁下,上攻肺家,故咳而吐,气逆,阻绝肝胆生升之令,是以痛引胸胁,而成悬饮之症矣。

   【悬饮之脉】或沉或弦,沉为有水,故曰悬饮。弦为气结,故曰内痛。

   【悬饮之治】《金匮》只立一方,曰脉沉而弦,悬饮内痛,十枣汤主之。以悬饮主痛,故用下法。今余推展二方,滚痰丸、加味二陈汤。

   

   大枣汤

   芫花 甘遂 大戟

   滚痰丸

   青礞石 大黄 沉香 黄芩

   加味二陈汤

   熟半夏 白茯苓 广皮 甘草 枳实 桔梗 杏仁 栝蒌仁有热加川连。嗽加贝母。陶氏用此以治痰结胸胁。

   

中医书籍:症因脉治

上一节:痰饮

下一节:溢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