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伤咳嗽 - 卷二咳嗽总论 - 症因脉治 - 中医网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症因脉治

《症因脉治》- 卷二咳嗽总论 - 内伤咳嗽

作者:朱丹溪 朝代:元 阅读数:7人阅读

   【脾经咳嗽之症】咳而右肋下隐隐作痛,痛引心脾;神衰嗜卧,面色痿黄,腹胀黄肿重不可以动,动则咳剧,此脾经咳嗽之症。脾咳不已,则胃受之。胃咳之状,咳而呕,甚则【脾经咳嗽之因】或膏粱积热,湿热蒸酿,脾胃之火,上熏于肺;或土不生金,母虚子病,则为脾虚脾损。二者乃脾经咳嗽之因也。

   【脾经咳嗽之脉】右寸洪数,肺家有火;右关弦急,积热肠胃;寸口虚大,肺气不足【脾经咳嗽之治】肺有热者,家秘泻白散。脾胃热积,栀连二陈汤。肺气不足,生脉散。土不生金,四君子汤;有痰,六君子汤;虚热,加丹皮,山栀,热甚加栀、连。

   

   家秘泻白散

   桑白皮 地骨皮 甘草加白芍、川连。若胃火加石膏。肝火加黄芩。心火加黄连。肾火加黄柏。

   

   栀连二陈汤

    见后痰症。

   

   生脉散

    见前章肺咳。

   

   四君子汤

   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加半夏、陈皮,名六君子汤。虚中有热,加丹皮、山栀。热甚加栀、连。

   

中医书籍:症因脉治

上一节:内伤咳嗽

下一节:内伤咳嗽